博众家之所长 集群英之荟萃
全国多学科交叉融合1型糖尿病论坛顺利召开
由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主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内分泌与代谢病医院承办的全国多学科交叉融合1型糖尿病论坛,于2025年1月11日在济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旨为共同探讨、推动 1 型糖尿病领域的前沿话题与创新研究,共有4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受邀莅临本次论坛,为 1 型糖尿病的研究与治疗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学术会议共进行专场报告15场,内容涵盖1型糖尿病诊疗新技术、耳穴治疗代谢病技术、肠道菌群干预、胰岛移植治疗、人工智能在糖尿病领域的解决方案、儿童糖尿病诊治等常见内分泌代谢病的热点、最新进展等。当日大会报告主题丰富,与会学者不仅分享了精彩纷呈的学术论述,推动1型糖尿病研究的前沿发展,也为患者带来了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论坛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内分泌与代谢病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毋中明主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内分泌与代谢病医院党总支书记李新华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作为深耕糖尿病诊疗20余年的专科医院,医院一直高度重视1型糖尿病的科学研究,通过搭建本次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共同推动诊疗技术的革新;并将在政策层面,会精心制定、大力推动一系列利好政策落地生根,为医学科研项目申报、资金投入、成果转化以及临床技术应用等各个环节,筑牢坚实后盾。
山东保健科技学会理事长刘峰发表讲话,从慢性病的宏观角度,为论坛带来了全新的思考维度。刘峰阐述了糖尿病的防治在健康领域的重要性,以及以此次学术论坛为契机,加强合作与交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共同为人类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学术会议环节,专家学者们各展所长,围绕科研合作、精准诊疗、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中日友好医院的李平教授分享了科研合作如何驱动学科发展,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杨涛医生展示了1型糖尿病精准诊疗的最新技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荣培晶研究员则探讨了耳穴-迷走神经刺激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可能性,展示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交融。
毋中明院长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引领与会人员探索了1型糖尿病临床实践的新途径,强调了学科交叉融合和科技在医疗中的重要角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王从义教授和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的王树森教授,分别就1型糖尿病的干预靶点和干细胞分化胰岛移植治疗进行了深入解析。
南开大学的吕小康教授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信息冲突对健康的影响,为1型糖尿病的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倪青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讲述了对1型糖尿病的中医认识和治疗。江南大学的孙嘉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占成教授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魏玮教授,分别从肠道菌群、神经机制和脑肠同调理论等角度,为1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多元化的研究思路。
论坛的最后,李桂梅教授聚焦于儿童糖尿病,对儿童糖尿病的诊治进展进行深入探讨。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关永霞教授、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的吕海泉教授以及山东省计算中心的傅科学教授,分别展示了糖尿病新药研发、太空健康研究以及人工智能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展示了科技在医学领域的无限可能。
▲嘉宾主持
此次论坛博众家之所长,集群英之荟萃,不仅展示了1型糖尿病研究的最新成果,更激发了新的科研灵感,推动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对推动糖尿病及相关领域专家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拓宽广大医生学术视野,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主任医师李桂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内分泌与代谢病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毋中明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晁玉萍 刘茜美婷 报道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山东天使健康救助联盟
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 • 天使健康专项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