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说哪里不舒服,中医就诊断出来了!”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现场,中医药引外国嘉宾连连称奇
7月9~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现场设置的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吸引国内外嘉宾争相体验。“你的脊柱容易受伤,肺部有结节,要注意一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身心医学科主任医师阎兆君边诊脉边说道。塞尔维亚总理特别顾问、社会党副主席斯拉维察·久基奇·德亚诺维奇频频点头,连连称奇,表示自己确实多年前出过车祸导致脊柱受伤,感染新冠病毒后也患有肺结节,没想到中医通过号脉就可以了解得这么准确。
▲阎兆君(右一)为斯拉维察(左二)脉诊
7月9~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在论坛场馆中设置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作为承办单位,不仅带来了丰富的中医药特色体验项目,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展现中医药独特魅力,同时邀请多名省内知名专家为与会嘉宾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保障国内外嘉宾身体健康。两天时间,共800余人到馆参观体验。
展现“针砭发源地”的独特魅力
体验馆分为文化体验区和中医诊疗区,国内外参会嘉宾络绎不绝。在文化体验区,一块块红黄相间、形态各异的“石片”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外国嘉宾或许不认识,但是国内的嘉宾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不是砭石吗?但怎么是红黄色的呢。”因为这是山东济宁本地特产的泗水砭石。
▲泗水砭石器具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泗水砭石主要成分为微晶灰岩,因含多种微量元素及远红外辐射特性,所以用其制作的砭具效果也属上乘。“用泗水砭石制作的砭刮器具拿在手中易握而亲和,刮在身上给力而圆润,是中国传统砭术和中华传统美学结合的产物。”随着讲解,参观嘉宾渐了解山东为何被称为“针砭发源地”,同时也感受到了针砭文化的魅力。
此外,文化体验区还设置了中药茶饮品尝、中医适宜技术体验、中药丸剂及中药香囊制作等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项目吸引大家纷纷排队体验。
▲中药香囊制作、中医四诊仪体验
“手环一带,机器就开始诊脉了。”中医四诊仪通过设备对体验者进行“望闻问切”就可以给出诊断结果和健康建议,这种中医药科技让代表们备受震撼,同时也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有了具象化的了解。
中医药为中外交流架起“桥梁”
“外宾们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论坛期间,体验馆中医诊疗区的专家们为上百名国外嘉宾提供了中医药服务,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用中医药解决了他们的健康问题,让不少外宾都表示要进一步学习中医药。“通过这种国际交流的平台,让外宾亲身体验到中医药的独特疗效,可以推动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专家们表示。
“我还没说哪里不舒服,中医就已经诊断出来了,而且还非常详尽。”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执行主任林家豪激动地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齐鲁医派“系统辨证脉学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滕晶双手同时扣住林家豪的寸关尺,他的健康问题马上就被说了出来,“血流得很急,又非常粘稠,导致脑供血不足……应该还有鼾症。”仿佛一台中医“扫描仪”准确又迅速。林家豪被滕晶精湛的脉诊技术深深折服,表示以后要常来找她看病。
▲滕晶(右)正在为林家豪(左)诊脉
作为中医的忠实爱好者,巴西中医学院院长海金斯一早就来到体验馆,想趁着人少好好体验一下中医药文化。一进门,海金斯就被铁盘里五颜六色的硅胶“碗”所吸引,据山东省名中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小儿推拿中心主任于娟介绍,这是硅胶罐,一种新的拔罐器材,没有明火,方便使用,可以直接扣在穴位上,起到拔罐的效果。正好最近肩痛,海金斯就体验了一下硅胶拔罐,还掏出手机开心地自拍,并且让于娟将他拔罐的样子拍下来,留作纪念。
▲海金斯边拔罐边自拍
结合脉诊结果,阎兆君为斯拉维察制定了一套整体的调理方案,包括生活指导和外治方案。了解到阎兆君是身心医学科的医生,同样是医生出身的斯拉维察随即表示,想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身心医学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塞医学交流合作,造福两国百姓。
通讯员:张文静
晁玉萍 鞠鹏豪 报道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山东天使健康救助联盟
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 • 天使健康专项基金